打通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對接“關口”
http://m.prostar-power.com2025年05月07日 09:26教育裝備網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引進國內外一流研發機構,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胸懷“國之大者”,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錨定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著力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關口”。學校通過探索構建“管理中心+線上服務平臺+創業園”的“1+1+N”運營模式,推動形成人才培養、跨界創新、成果轉化“三位一體”的轉化機制,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為區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緊扣目標定位
夯實科技成果轉化原創根基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引領行業創新發展。學校錨定綠色發展前沿,深度整合多學科優勢資源,深耕林業、生態領域,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吳義強團隊通過攻克無醛膠黏劑制備、人造板綠色低碳制造等多個關鍵核心技術,解決生物質材料領域的“卡脖子”難題,為綠色木竹加工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團隊的蘆葦綠色建筑家居材料制備技術成果在洞庭湖區相關企業成功轉化,特別是在湖南常德、益陽等地建立示范生產線,為當地農業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突出創新項目集群,加強高價值專利培育。學校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緊密結合區域產業發展態勢,依托自身學科特色優勢,系統構建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的創新項目集群,推動高質量知識產權培育工作。近3年,學校累計投入專項資金300萬元,在碳匯、農林、材料、環境等領域培育多個高價值專利項目。通過有效轉化,這些成果加快了區域行業企業技術突破和產品升級速度,為產業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
對接產業發展難題,推動成果精準轉化。學校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整合資源、組建團隊、攻克難題。如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專家團隊以訂單式、項目化形式開展有組織科學研究,攻克油茶果機械化采摘多項核心技術,有效填補技術空白,其“油茶果采收”技術成果以23項專利、6484萬元達成獨占許可,與企業實現“雙向奔赴”。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專家團隊的“低值米制備高純度麥芽糖漿”技術成果,以一項專利、1000萬元達成排他許可。
打通難點堵點
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整體效能
完善體制機制建設,暢通成果轉化流程。學校專門設立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中心,配備專職人員和專用場所,以要素完備的資源集聚平臺,推動構建全鏈條一站式服務體系。圍繞成果轉化,加強部門職能整合,將分散于校內不同機構科技成果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等職能進行整合集中。通過積極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暢通從成果申請、過程管理、推廣對接到轉化落地的全流程服務機制,有力提升整體服務效能與品質。
健全政策制度保障,激發人員內生動力。為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學校出臺了系列文件制度,配套了科研項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科研資源分配等多項保障措施,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以制度建設為成果轉化提供保障。如明確以轉讓、許可、自行投資方式轉化所得凈收入的85%獎勵成果完成人,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所得股權的85%由成果完成人持股等,并在職稱評審、兼職創業等方面給予成果完成人相應支持。
聚力服務優化
營造科技成果轉化良好生態
采取引育結合模式,打造專業人才隊伍。學校秉持“專人專事專辦”理念,著力構建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團隊,推動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采取內培外引策略,著力提升專利轉化能力和水平。3年來,學校累計派出100余人次赴校外參加知識產權相關培訓,11人獲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10人獲得專利檢索技能、技術經紀人資格證書。學校引進多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協助開展專利轉化工作。
構建供需信息平臺,提供精準高效服務。學校構建了常態化的成果收集和對接平臺體系,按年度對校內專利進行系統分析,并編制專利分級分析評價報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人員深入科研團隊走訪調研,明晰成果詳情和轉化意向,建立動態轉化資源儲備庫。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流程長、手續多的特點,工作人員積極行動、主動靠前,為成果團隊與受讓企業之間的技術溝通、磋商談判、登記備案等環節提供“保姆級”專業服務。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拓寬成果轉化途徑。學校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并行的雙軌策略,廣泛宣傳和推廣最新科技成果,積極拓展成果轉化渠道。一方面,堅持主動出擊,積極參加省內外專利轉化推介活動,在多地設立知識產權分中心;借助各類權威專業網絡平臺,多批次發布意向轉化專利清單。另一方面,邀請有關政府部門、企業、機構進校洽談溝通,通過舉辦簽約儀式、開展宣傳周等多種形式發布科技成果。近3年,學校通過各類媒介推薦科技成果20余批次2萬余項,經網絡宣傳并促成轉化的項目超過千萬元。
(作者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