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時代實踐育人發聲
http://m.prostar-power.com2025年05月07日 09:28教育裝備網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研學旅行是中小學生實踐教育的重要形式,重點在于“研”與“學”,研學旅行指導師也是教育工作者,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推行研學旅行的意義,我認為是很重大的。它的意義首先在于能夠讓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孫芙蓉教授著眼于實踐育人,5年來帶領團隊探索中小學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的制度融合與實踐,開展全國典型區域的調研,點點滴滴匯成了這本《推進勞動教育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制度設計與實踐探索》。
該書刻畫了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的共同實踐特征,剖析了兩者融合的內在機理;探索了勞動與研學何以能融合、如何融合的路徑;探討了勞動與研學制度的育人關聯,提出了兩者融合的制度創新;深入分析了全國典型區域的勞動與研學案例,提煉了全國其他區域勞動與研學融合開展的有益經驗啟示,為我國新時代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的融合發展提供了系統與科學的指引。該書不僅適用于中小學勞動與綜合實踐基營地教師、中小學與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勞動教育與研學實踐的領導教師,也適合高校選修勞動與研學實踐的師范專業學生和高職院校研學旅行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閱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這種實質性進展應該體現在哪里?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應當轉變以往知識本位、課堂本位的單一教育教學方式,更加重視實踐育人,加強學生在社會和大自然的課堂里面的學習,跳出學校這個圈子。為此,新時代實踐教育的重要性應當更加凸顯。通過對本書的閱讀和思考,我形成了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作為中小學生實踐教育的兩種主要形式,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具有融合的內在機理。具身認知理論為二者融合提供實踐體驗模式,生活教育理論為二者融合提供社會生活內容。
第二,我們要進一步設計好中小學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融合的實踐活動。在課程設計方面,應當以跨學科學習作為兩者課程融合設計的實踐取向,校本課程作為其規范化的保障,多元課程內容作為其質量提升的基礎。
第三,國家與社會、學校應當為勞動與研學的融合實踐提供有力保障,主要包括安全、經費、管理、師資、場地等。安全是前提,經費是關鍵,管理是基礎。比如,有效保障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開展的經費,統籌利用好各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與營地、各類校外勞動實踐基地等。
第四,進一步聚焦評價實踐,建構動態的、多元主體的中小學實踐教育評價體系。這是當前勞動實踐教育與研學實踐教育融合亟須解決的難點。而發揮宏觀督導作用的評價系統建構還未獲得較高的重視,數智賦能評價應當是未來發展趨勢。
中小學生實踐教育的有效開展是一個長期、系統且艱巨的任務,它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長等教育主體的共同努力。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作為小學生校內外實踐教育的主要載體,面臨著經費、安全、機制、人員、課程設計、場所等一系列的挑戰。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本身在內容上有交集,在學習方式上均屬于“做中學”的實踐活動教育,因此兩者的融合具有合理性,能夠通過互補與共享克服實踐教育實施過程中的經費、人員、場所等不足的困難。該書不僅為兩者的融合剖析了學理基礎與實踐探索,還基于實踐調研進行了制度設計,從實踐育人的視角回答了“怎么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是一部十分有意義與值得一讀的學術專著。
。ㄗ髡呦抵袊逃龑W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