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巡視推動高校治理創新
http://m.prostar-power.com2025年07月09日 09:32教育裝備網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強調,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高校深化綜合改革,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是關鍵。高質量的監督體系和機制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內在要素與重要環節,也是制度成熟的重要標志,直接關系到教育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高校開展校內巡視(中管高校開展校內巡視,非中管高校開展校內巡察,本文統稱為“校內巡視”)是新時代高校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校開展黨內監督的有效手段。以校內巡視推動高校治理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的制度邏輯,胸懷“國之大者”的時代邏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邏輯,“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管理邏輯以及“校院系”層級管理體系的組織邏輯的系統統合,體現為以政治監督健全治理機制、以問題導向破解治理難題、以協同機制優化治理效能的動態循環過程。
以政治監督健全治理機制
當下,高校黨委把校內巡視作為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校的重要抓手,通過校內巡視不斷推動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有效破解“兩張皮”問題,充分發揮巡視制度利器作用,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推動高校事業發展的治理效能。
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政治巡視與治理現代化具有內在統一性。巡視工作是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履行黨的領導職能責任的政治監督。高校開展校內巡視,是上級巡視的延伸和拓展,政治要求都是聚焦“兩個維護”。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保證。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要踐行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必須不斷鞏固和深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督促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得到有效執行;不斷加強院系黨組織建設,強化其在治理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功能。校內巡視作為高校治理體系中的“政治體檢”環節,以具體化求深入、以精準化求實效、以常態化保長效,通過與高校的決策體系、執行體系形成有效嵌入,形成“監督—反饋—整改”閉環,確保了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填補了治理體系中的綜合監督空白,成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關鍵環節。
推動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高校治理體系。校內巡視的人民立場拓展了師生等相關主體參與高校治理的渠道。不少高校在開展校內巡視時特別關注院系黨組織引領相關治理主體參與治理的情況,將學術組織、教代會等的作用發揮作為監督重點,亦注重發現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做到了教師談話全覆蓋,并注重傾聽學生意見。同時,在整改過程中也強調開門整改,讓師生參與整改過程的監督,將治理成效轉化為師生的獲得感,有助于提升學術治理的專業性和民主管理的公正性,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文化。
以問題導向破解治理難題
校內巡視不但通過每屆任期內全覆蓋的常規巡視集中發現某一單位的問題,使其通過整改推動改革發展,同時通過專項巡視、巡視“回頭看”構建了高校破解治理難題的重要靶向機制。
巡視監督的綜合性確保了發現問題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校內巡視在謀劃被巡單位或專項任務時,直指治理難點和改革發展堵點。校內巡視監督機制要求在巡前要匯集紀檢、組織、宣傳、教師工作、信訪、審計等條線關于被巡單位的相關信息,打破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巡中要求全面聽取被巡單位領導班子、中層人員、管理服務對象意見,拓展了信息渠道,消解了層級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巡視發現問題要求政治與業務相統一,注重以下看上、由表及里、以點看面,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業務看政治,有助于深挖問題根源,聚焦問題產生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從而暴露出高校治理的頑疾,化解系統性風險。
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機制強化了問題整改的系統性。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機制,擴大了問題整改的參與面,提升了問題整改的力度和效度,實現了問題整改的閉環。雖然是校內巡視,但是表現在院系、根子在機關的問題,由學校、機關職能部門和院系共同整改,其標本兼治和上下聯動的工作路徑強化了問題整改的系統性。例如,有的高校開展實驗室安全管理專項巡視,巡視對象不僅包括相關院系,也包括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巡視發現的問題由院系和機關部門分解責任、一體整改,對切實增強實驗室風險防控能力,把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加穩固的基礎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協同機制優化治理效能
隨著校內巡視的不斷深入,其激活黨組織活力、賦能治理創新的作用持續發揮,不少高校逐漸形成了從“要我巡”到“我要巡”的生動實踐局面。
巡視監督的權威性釋放了高校治理動能。長期以來,高校管理實踐中形成了機關與院系的“條塊”“共謀”現象,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職能領域內部督促檢查的弱化。巡視組由高校黨委直接授權的機制,確保了巡視的權威性。巡視重點監督“關鍵少數”,將具體的問題表象溯源到領導責任的落實上,有助于破解高校內部治理權責不匹配的困境,從而推動壓實領導責任、理順權力運行、激活執行效能。一些由機關職能部門專責監督不能解決的復雜問題和改革發展問題,成為校內巡視監督的重點。例如,有的高校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巡視,通過巡視持續推動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和國家關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填補漏洞、優化體系、規范和保障學校知識產權及相關權益。
巡視的熔爐作用提升了干部的治理能力。校內巡視通過全方位選拔、全鏈條培訓、全過程協同等舉措,選優配強巡視工作隊伍,推動巡視監督更加精準、規范、有效,同時也提升了參與巡視干部的政治“三力”。不少巡視干部表示,通過參與巡視工作樹立了“站高兩級想問題”的意識,了解了學校運行機制,鍛煉了監督能力。
(作者盧蓓蓉系華東師范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研究員,俞黎陽系華東師范大學紀委副書記;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巡察促進高校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價值邏輯及實現路徑研究”[C2022082]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